2018年10月30日 星期二

2018.10.30(二)溝通小組會議記錄


與會人員:謝老師、怡晴學姊、函恩

會議記錄:函恩自己的小記錄

未來會議時間:每週二下午13:30

交辦任務:
1.     建立相關文獻的Endnote library,並將文獻做歸類(ex.同理心、評估工具、理論……

2.     與學姊互通手邊的資訊(分類架構、整理、閱讀的論文)

3.     查找論文(溝通技巧評估、溝通流程評估、同理心評估)或可與學姊分工閱讀

PPT內容檢討:
1.     呈現常見問題時,應讓人看得出該細項出自何項分類,看得出整體架構,才不顯得零碎

2.     投影片製作時應避免讓人混淆,常見問題細項的標題應更完整、涵蓋可改善之處,讓人一看就知道該頁的重點

3.     分享共同經驗幾乎沒有出現:但這點本來就是我們自己想到的,目前整理到的溝通技巧評估工具中並沒有這個項目,也許刪除?或者再看更多與同理心、建立關係相關的paper
(1)      是否出自paper中不是重點,重點是我們講不講得出道理:「為什麼分享共同經驗可以協助建立關係?」若講得出來,那就有保留的空間
(2)      若是沒有做到,那就寫沒有做到吧

4.     提常見問題時,就只提問題(簡單描述問題),不須講道理(為什麼這個項目重要),該項目的重要性應擺在更前面的內容介紹

5.     Top-down的呈現方式:先呈現重點,再描述細節

6.     有的治療師同理個案的情緒,在做簡單的認知測驗前,先說:「你可能會覺得感覺怎麼這麼簡單也要問我」,按我們的標準,有這麼做是較好的表現,但說不定有些個案需要更簡單的指令?多講了這些話反而是種干擾?還是這種不在我們的收案範圍內?
取向不能跑來跑去,目前的重點是臨床的溝通,不是個案需要什麼樣的指令

7.     清楚的語言:語意不清可以是一種例子,能再找找還有沒有其他常見的例子,比如治療師覺得溝通沒有問題,但病人聽不懂;治療師的專業術語讓病人不了解等等(*個案能懂的語言)

8.     主題與架構明確:較難呈現,可以條列問題,比如欠缺明確的開場(討論議題)、主題跳躍、沒有回去原議題等

9.     確認對方的理解正確:可以呈現議題結束的模式

10.  整理好例子的價值?
用在前面具體說明如何達成。

11.  同理心的查找重點?
從評估工具著手,看看有那些理論架構與題目。
*目前對同理心的評量很簡略。
*同理心自己就能上個兩堂課了。

心境討論:
1.     溝通之重要性:重要但缺乏學理,未來教學潛力大。

2.     疑慮:
² 覺得自己經驗不足,難以理服人?
² 在找常見問題的時候,找到的都不是大問題,不太有老師所謂「打動人心」的效果?

3.     解惑:
² 臨床時,對於溝通的概念時常是模糊不具體的,可能也無心力、沒想到要將其樣貌摸清,故將溝通的概念釐清,已是重要的成果。
² 對溝通的剖析、建立其分類架構,即是打動人心之處。
² 臨床工作者看到的時候,若能感到「對耶!這個我好像沒有做到!」也可能被觸動、覺得有幫助。
² 要對自己更有信心!

4.     和辦公室的學姊聊了下此主題,赫然從某些點得到啟發,發現若將成果之用途,從「找出臨床常見的溝通問題」轉換為「提升溝通技巧的途徑」就合理多了!

老師大概本來就是專注在後者吧!只是我在製作PPT、找常見問題的過程中,時常覺得發生的都是小問題,讓我糾錯糾得很彆扭,因為感到治療師們大多已做得「足夠好了」。

而在治療師「已經做得足夠好」的基礎上,賦予一些他可能沒想過的概念、分享別人的作法,讓想要增進溝通效能者有「啊!對耶!還能這麼做!」的感覺,更能說服我,更能讓我自信地分享做出的成果!

而且,在整理例子的過程中,的確也有些例子,能看出層次,看出同樣一件事,有不同的處理方法。比如直接用「這樣理解嗎?」來確認病人的理解,或是俏皮地說「那我來考考你喔,輪椅要擺在哪邊?」用反問一邊確認病人理解,也同時幫病人複習重點。這樣的層次,讓內容不僅只是有沒有做到,還提供了不同的做法,讓想嘗試的人能有所選擇,更加有利於題成溝通技巧之目的的達成,或也更能讓人有「此內容能對我有所幫助」的感覺。

2018年10月26日 星期五

2018.10.22-10.26 研究助理-任務進度 W29

時間
主題
交辦事項
完成事項/目前進度
2018.10.22
2018.10.26
溝通技巧
文獻回顧、工具/向度/項目整理、分類
-修改技巧部分的分類,並針對必要性、常見問題兩議題做進一步區隔
-用兩份逐字稿整理出兩位治療師的正向特質T2 (P4)T4 (P6)
-整理定期會議記錄以釐清任務方向
準備「專業人員溝通能力之評估」之演講簡報  
同上
評論溝通技巧評估工具之中文論文
尚無
共享決策
檢核表與評分表
-完成P6的檢核表、評分表、與昱璇的討論
-開會、會議記錄
上肢解剖
閱讀與彙整與「教學、成效評估」相關的論文
-開會、會議記錄


下週預計進度
1.         修改溝通技巧彙整之簡報、分類、查閱同理心相關文獻以補充內容
2.         與貞伃共同修改實習學生核心能力之定義

2018.10.22-10.26 研究助理-心得與困難 W29


 英文課 
The gift and power of emotional courage | Susan David
是相當具啟發性的演講,看到這些將研究與人性/生活緊扣的科學家,總讓人對學術又多了點期待和嚮往,僅節錄觸動人心的佳句如下:

1.         Research now shows that the radical acceptance of all of our emotions -- even the messy, difficult ones -- is the cornerstone to resilience, thriving, and true, authentic happiness.

2.         Tough emotions are part of our contract with life. You don't get to have a meaningful career or raise a family or leave the world a better place without stress and discomfort. Discomfort is the price of admission to a meaningful life.

3.         "It's normal to be scared." He didn't try to invent a buffer between me and reality. It took me a while to understand the power of how he guided me through those nights. What he showed me is that courage is not an absence of fear; courage is fear walking.

 調整 
覺得自己花在溝通技巧任務上的時間可以更多一些,感到有些問題需要更多的時間思考,才會有比較好的答案或整理,將SDM的紀錄轉交後,將繼續調整步調,希望能更有進展,也增加閱讀文獻的機會。

2018年10月25日 星期四

2018.10.25 (四) 研究助理-定期會議


一、溝通:整理了2位治療師溝通的正向特質、例子
1.     方向正確,未來求逐漸與溝通分類表做結合、一致化(概念、用詞),兩者應互相呼應、補充,故若有不同處,原項目可能要有所改變。
2.     更未來的方向為發展Checklist、配合其他的評估工具來檢視Outcomes

二、溝通:分類上的調整
1.     持續修改中。
2.     「表達」部分的變動較大,部分文句如「效率」尚未想到更合適的詞彙,為來待做修正。
3.     原欲刪除接收裡的「確認自己理解正確(釐清)」,統整進表達裡,但老師認為仍應保留、做區隔,怕讓表達太過籠統、沒有特色。
4.     原考慮刪除回應裡的「回答任何問題」和「同理後的回應/處理」。覺得前者有點籠統,並非特定技巧;後者在同理心的分項中也有出現。但老師認為仍應先做保留。
5.     針對特定概念初步進行區分,未來邊做邊修:
(1)      「必要」與「可能加分」
(2)      常見問題:「沒做到」、「可以再進步」

三、SDM_會議記錄
1.         Q: 目前的任務多樣性有點多(溝通、SDM、上肢解剖、OSCE),覺得自己花在溝通議題的時間太少。已問過昱璇,不知道老師同不同意讓我將SDM的會議紀錄之任務交接出去?
A: 可以,再請老師於群組公布。關於任務多樣,之後若仍覺得不好負荷,可再做討論。

四、溝通會議補充討論
1.     怡晴學姊現在也在做相關主題,故之後我可以去參與學姊的寫作課,並請學姊共同參與溝通的任務討論。
2.     寫作課:
(1)   學姊的報告時間約為兩週一次,週二的10:30~11:00
(2)   再請學姊報告前通知我並將相關資料印或傳一份給我了!
(3)   除了吸收報告內容,也可了解寫作運作的形式
3.     任務討論:預計週二下午找一個時段(10~15分鐘即可)與老師和怡晴學姐一起討論每週任務

2018年10月20日 星期六

【最開心】-記於兼職倒數第二週

忍不住在個案的媽媽面前盈眶。

五個月的兼職即將來到尾聲,這週開始,接班的老師會一起入課,下了課在衛教的時候,要開始跟家長說,下下週起就要換老師上課了。
.
(原本已經熟悉的衛教,在新的老師面前講,竟又講得有些恍惚緊張。><)
.
倏地來到最後一堂課的衛教,是整天唯一可以坐著談的一場,因為時間不趕,又是個健談的媽媽,之前常常會再留得晚些,聽聽媽媽的煩惱,說說我的想法,談談這個聰明貼心又傷人腦筋的個案。

媽媽聽到我要離開時,臉上是不失社交禮貌的惋惜,聽完孩子今天的表現後,她興高采烈地跟我分享最近的驚奇。

她說孩子過去在上完遊戲課後,總要沉浸在興奮的情緒裡,久久不能恢復,最近竟然會主動想起被交待的作業、主動想要完成。

她翻出孩子的練習卷和國語課本,指著他以前的字做比對,告訴我孩子的字變得整齊漂亮多了。

「橫的直的都清清楚楚,老師你看!看得出來他有好好地在寫每個字!」

我看著每個大小適中、整齊排列在框格裡的字,以及媽媽眼裡的驚奇,真的打從心底感到高興。

不是我做了什麼厲害的治療,我只是將運管所同學的研究案分享給媽媽,告訴她我覺得孩子的條件相當適合、或許可以試試而已。

剛好他的媽媽非常有心,即使每週需要請一點假來接送,也想讓孩子試試這個課程而已。

「謝謝媽媽告訴我,這是我今天聽到最開心的事了。

既開心,又感動。

五個月的兼職裡,對自己的專業程度還有不少疑慮,但對於想幫上忙的心,卻有絕對的自信。

特別是前期還在摸索的時候,都覺得我只是以一顆純粹真誠的心在和孩子與家長互動而已。

最迷惘的時候,甚而會為此感到心虛,覺得自己的專業還不夠,會不會擔誤了孩子,說不定其他的老師來帶,對孩子更好。

而媽媽的話,讓我發覺自己想幫忙的心有多麼重要,感到無論如何,自己在這五個月的互動中,的確帶來了一些美好的變化,一些「因為有我」才促成的改變。

其實也不只媽媽的故事。

開始兼職時最讓我頭痛的一班,今天成功地一起玩了所有的遊戲。

那位曾經讓我不知如何是好的孩子,今天不只跟我打招呼、認真聽我的回應,更接受了我好幾次的引導和協商。

從以前的生氣掙扎,到今天能在完全沒有肢體接觸下,接受我的口頭談判,先在一旁看我們玩,到後來願意一起玩,他最近幾次的表現,讓我有信心能相信,自己確實在這段關係裡建立起了一些重要的什麼。

另位個案的阿嬤上回跟我說,她們原本覺得孩子的課太多了,想要停掉週六的職能,但是因為個案說他喜歡我的課,所以就留下來了。

當時高興之餘也想,職能這麼好玩,不管哪個職能老師,他都會愛的吧。

但今天告訴他要換老師了、要好好把握跟我一起上的課時,看到他一閃而過的表情,和比平常乖一點的表現,突然又覺得,自己是有好好被放在心裡的。

而且,能把職能帶得好玩又有治療性,其實多麼不容易呀,而自己能從孩子那兒得到好玩的認證,已經是多麼值得高興的事!

感到逐漸能對自己、自己的治療、甚至未來要教育自己的孩子,都有更多更多的自信。

雖然未來會不會繼續在臨床服務還是個未知數,但這五個月的兼職,無疑是我生命中相當重要的經歷。

「孩子啊,我們或許只是彼此的過客,但謝謝你們豐富了我的生命,而我是多麼榮幸,能參與你們珍貴的童年,能有機會一起玩、一起笑,能從你們身上看見你們和我自己的美好。

但願你們的美好能被更多人看見、能被自己看見,並且珍視它、保有它,帶著它去面對生命,活得精彩而快樂。

深深地祝福你們。」

2018年10月19日 星期五

2018.10.15 -10.19 研究助理-任務進度 W28

時間
主題
交辦事項
完成事項/目前進度
2018.10.15
2018.10.19
溝通技巧
文獻回顧、工具/向度/項目整理、分類
-PPT部分,加入例子並再次與老師討論,持續修改中
-P4的部分逐字稿內容歸類到分類中作為例子
準備「專業人員溝通能力之評估」之演講簡報  
同上
評論溝通技巧評估工具之中文論文
尚無
共享決策
檢核表與評分表
-完成P4檢核表、評分表、與昱璇的討論
-完成往例評分標準的整理
-會議記錄
上肢解剖
閱讀與彙整與「教學、成效評估」相關的論文
-補充溝通技巧核心能力的定義
-補充能作為參考的教學範例與教材
-會議記錄


下週預計進度
1.         完成P5的檢核表與評分表
2.         修改溝通技巧彙整之簡報、查閱同理心相關文獻以補充內容
3.         整理出P4治療師「建立良好互動」的秘訣所在

2021.09.13-09.18

  9/13( 一 ) 自己的研究 請教士捷學長 *3 (文獻搜尋、回顧、寫作方向) 其他 確認柔潔與劭彤將檔案交與宜瑄、宜瑄完成清點與校對 協助派發劭彤資料